時間:2025-10-23 17:56:20來源:21ic電子網
電路穩定性表征動態電路在擾動作用下的行為特征,包含兩種典型情形:運行狀態下遭遇瞬時擾動時系統保持原有穩態的能力;擾動消除后系統自主回歸原始穩態的恢復能力。這一性質是評估電力系統安全運行、電子設備抗干擾能力的核心指標。
判定方法
穩定性判定依據系統微分方程根的位置分布特性:
當系統極點全部位于復平面左半部時,呈現漸進穩定特性
若存在極點位于虛軸或右半平面,則系統可能發生持續振蕩或發散現象
影響因素
系統參數設置直接影響穩定性表現:
反饋回路的相位裕度與增益裕度
儲能元件(電感、電容)的能量存儲特性
非線性元件引入的諧波失真效應
分布式參數對高頻響應的制約作用
應用領域
電路設計不僅有很多技巧,同樣也存在很多誤區,本文將介紹電路穩定性設計當中的常見誤區。
誤區1:產品故障=產品不可靠產品出現問題,有時候并不是研發的問題,曾經有案例,面向國內中等以上發達地區的設備,因為在國內用的不錯,所以出口到了哥倫比亞,但在那里頻頻故障。
故障的原因在于中國大陸中等以上發達地區的海拔都比較低,所以高海拔地區,設備的氣密性受到了挑戰,設備內外壓差增大泄露率增加。
項目立項時只考慮了低海拔,所以人家的設計是沒問題的,您老總就這樣要求的嘛,誰決策了拿這個型號出口哥倫比亞,他才是罪魁禍首。
如果管研發的老總參與決策而沒提出反對意見,他簡直就是最大的罪人,畢竟銷售的高管決策不懂技術還是可以原諒的,技術副總的錯誤則是無能。
產品可靠性是:規定的時間、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讀者一定要細細品味這個定義,格物致知,看看誰能格這個定義的時候能達到更多的致知,使用現場的條件常常超過了規定的條件,而這個超出很大可能是隱含的。
誤區2:降額容易沒啥問題降額誰都會,如畫畫,誰都會,但不是誰都能靠畫畫生存,這里僅作一簡單總結:
同功能、但不同工藝的器件降額系數不同;
可調器件和定值器件降額系數不同;
負載不同,降額系數不同;
同規格導線在多匝和單匝應用時降額系數不同;
部分參數不可降額;
結溫降額不可遺漏。
誤區3:元器件可放心使用器件損壞為何常被稱之為“燒”?原因就是器件失效大都是熱失效,因為器件環境溫度≠整機環境溫度,器件環境受到機箱內其他器件散熱的影響,一般器件環境溫度比整機環境溫度要高。
誤區4:可靠性跟機械、軟件無關安裝、布線、布局、噴涂的處理都會影響電氣性能;
電磁兼容、虛焊、散熱、振動噪聲、腐蝕、接地都和結構有關;
軟件的防錯、判錯、糾錯、容錯處理措施可避免機械和電子缺陷問題。
誤區5:器件簡單無需Datasheet做設計時一定要拿到所有器件的Datasheet,然后閱讀其上的所有圖形圖表和參數,最后在設計上和這些曲線建立聯系。
誤區6:可維修性與我無關電子產品可靠性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賺錢!!!賺錢靠什么?開源和節流,開源難,節流易。
不要總想著從材料費上省,材料費省了維修費高了,從早死換成了晚死,早晚還是死,何必呢?莫不如早死早托生。
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視可維修性,省掉這部分費用,這是貨真價實的利潤。
誤區7:制程控制不好就是無技術人才制程控制不好,不僅僅是工藝人員的問題,這是一條價值鏈的建設過程。
設計工程師對器件的要求;
采購工程師的廠家選擇;
檢驗環節的控制內容應該設計上對器件關鍵指標的部分;
檢測方法不應引入元器件的失效機理和損傷;
裝配環節也不應引入損傷,如波峰焊爐溫控制,手工焊接臺面的防靜電處理等;
出廠檢驗環節應該檢查器件參數漂移可能會導致產品故障的部分內容、維修環節不應引入失效。
由上可以看出,出現問題哪是區區幾位工藝工程師能保證得了的。
所以總結出具體的做法是建立一致性,一致性的前提是設計人員提供充分、有主次的技術信息,工藝僅僅是依據設計圖紙和設計文件來保障制造可靠性無限逼近于設計可靠性。
誤區8:加強測試就可解決可靠性問題此問題既然能名列十大誤區之一,其定義自然是錯誤的,總結有三:有些問題通過模擬測試實驗根本測不出來;
測試手段=工程計算+規范審查+模擬試驗+電子仿真;
通過溫度加強試驗的結果計算不出對應的低溫工作時間。
電路的穩定性分析是確保電路在不同操作條件下都能穩定工作的重要步驟。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步驟,可以幫助你進行電路的穩定性分析:
1. 直流工作點分析 (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確定電路在直流條件下的工作點,確保各個器件在其正常工作范圍內工作。
2. 交流小信號分析 (AC Small Signal Analysis)
分析電路在小信號交流條件下的響應,確定增益和相位特性。具體步驟包括:
建立小信號等效電路。
計算傳輸函數(增益和相位)。
使用波特圖 (Bode Plot) 分析增益和相位隨頻率變化的關系。
3. 反饋回路的穩定性分析
對于帶反饋的電路,特別是放大器和控制系統,進行穩定性分析非常重要。
開環增益和相位分析:通過斷開反饋回路,分析開環增益和相位特性。
奈奎斯特圖 (Nyquist Plot):繪制并分析奈奎斯特圖,判斷系統是否穩定。奈奎斯特判據是用來判斷反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工具。
波特圖 (Bode Plot):使用波特圖分析增益交越頻率和相位裕度。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是衡量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參數。
4. 瞬態分析 (Transient Analysis)
模擬電路對瞬態輸入(如階躍、脈沖)的響應,觀察輸出是否穩定或出現振蕩。通過仿真工具(如SPICE)進行瞬態分析可以提供電路動態性能的信息。
5. 根軌跡分析 (Root Locus Analysis)
繪制系統的根軌跡圖,以觀察系統極點隨增益變化的軌跡。根軌跡圖可以幫助理解系統極點的位置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6. 極點-零點分析 (Pole-Zero Analysis)
分析系統的傳遞函數的極點和零點位置。系統的極點決定了系統的動態行為和穩定性。確保所有極點都在左半平面(S平面)以保證系統穩定。
7. 頻率響應分析
頻率響應測試:在不同頻率下測試電路的響應,確保在設計頻段內電路具有預期的響應特性。
8. 仿真工具
使用電路仿真軟件(如SPICE、MATLAB/Simulink)進行穩定性分析,具體包括:
SPICE仿真:進行AC分析、瞬態分析和頻率響應分析。
MATLAB/Simulink:利用控制系統工具箱進行開環和閉環穩定性分析。
實例:使用MATLAB/Simulink進行電路穩定性分析
假設我們有一個簡單的反饋放大器電路,我們可以使用MATLAB/Simulink來進行穩定性分析。以下是基本步驟:
建立電路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反饋放大器的模型。
開環分析:
插入“開環增益”模塊,斷開反饋回路。
使用“頻率響應”工具繪制開環增益和相位的波特圖。
閉環分析:
恢復反饋回路。
使用“根軌跡”工具繪制系統的根軌跡圖。
使用“瞬態響應”工具模擬階躍響應,觀察系統是否穩定。
上一篇:戒備鋰離子電池包短路的方法...
下一篇:解析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組的正...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mytsb.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相關資訊
產品新聞
更多>2025-10-31
2025-10-22
2025-10-17
2025-10-11
2025-10-09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