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24 16:33:05來源:21ic電子網
一、智能制造
基于這一思想,同時考慮基于Internet的全球制造網絡環境,可以提出適用于中小企業單位的分布式網絡化IMS的基本構架。一方面通過Agent賦予各制造單元以自主權,使其自治獨立、功能完善;另一方面,通過Agent之間的協同與合作,賦予系統自組織能力。
智能裝備面向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重點包括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關鍵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等。它能實現各種制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益化、綠色化,帶動裝備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指出,現今國內裝備制造業存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高端制造環節主要由國外企業掌握、關鍵零部件發展滯后、現代制造服務業發展緩慢等問題。而中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標志包括:國際市場占有率處于世界第一,超過一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處于世界前三,成為影響國際市場供需平衡的關鍵產業,擁有一批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處于全球前列的世界級裝備制造基地,原始創新突破,一批獨創、原創裝備問世等多個方面。該領域的研究中心有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獨立第三方研究中心-中國重大機械裝備網。
二、智能制造核心技術發展現狀
(一)智能化工業裝備應用技術發展
智能制造模式與傳統的生產制造模式相比,最大的特點在于生產過程中應用了大量的智能設備、數控設備和機械設備,這極大地解放了生產企業的人工勞動力,同時也使得企業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設備的加工精度以及智能化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和水平,目前在我國很多大型企業中已經廣泛應用了智能化工業裝備,其中包含了高精度的數控機床、智能儀表以及流暢的生產流程鏈接設備。例如以3D打印項目為代表的新興材料加工產業,對于智能掃描技術、數字形成技術、模型構建技術以及材料的分解和重組技術都進行了大范圍的普及和專業領域的深化。同時,針對金屬材料、光敏樹脂材料和其他打印原材料不同的特性也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和組合,真正實現了隨時隨地、高效智能的生產化作業方式。
(二)柔性制造和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
柔性制造是新興科學技術與數控制造設備在多領域進行融合和交匯的重要表現,柔性制造技術在工藝實現手段和制造流程的控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構成智能制造模式的重要基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很多制造企業將柔性制造技術與虛擬仿真技術搭配使用,工作人員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模擬產品的效果和制造全過程,同時通過模型分析來提前修正實際制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疑點問題。而柔性制造技術則是為智能制造方法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對于優化產品的制造設計和應用數字化制造理念也同樣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三)物聯網應用技術的發展現狀
智能制造一方面改變了占據社會生產制造行業比例較大的以產品制造和營銷為主要經營方式的企業,另一方面對于物聯網行業的發展也給予了充分的理念支持和技術供應。但是隨著更多新型制造技術加入到了智能制造系統中,海量的數據和復雜的制造工藝給智能制造系統帶來了極大的生產和管理壓力,而這時便需要物聯網應用技術為智能制造系統提供數據和計算等方面工作的支持。物聯網技術主要負責對智能制造系統中重要的數據變化情況以及生產現場制作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科學的分析,同時云計算的工作方式能夠使得多個專業的企業共同參與到智能制造實況監控過程中,協同處理制造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這樣工作效率問題和智能制造故障問題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加廠家解析鋰離子...
下一篇:一銷多用 在狹小空間中高效定位
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傳動網(www.mytsb.cn)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11-10
2025-11-10
2025-11-07
2025-10-31
2025-10-22
2025-10-17